返回列表
2012
10月
中國銅需求近十年來占全球總量的40%
中國銅需求近十年來占全球總量的40%。據布魯塞爾9月17日消息,國際銅研究組織(ICSG )近期公布的“2012年統計年報”公布的數據顯示,2002-2011年的10年間,全球年度銅消費量增加31%,自2002年的1520萬噸增加至1990萬噸。
數據還顯示,全球銅需求的主要推動力來自中國,中國銅需求已經占全球總量的40%,中國表觀銅消費量增加了185%或510萬噸,中國銅消費量占全球的比重自2002年的18%增加至2011年的40%。
除中國外的地區在這十年中的銅需求量則減少3.7%或465,000噸,特別是在2008-2009年之間,需求疲弱,因當時發生全球經濟危機。
從地區方面來看,非洲銅需求增加70%或115,000噸,除中國以外亞洲其他地區需求上升8%或310,000噸,歐洲除歐盟以外其他地區需求增加90%或550,000噸。美國銅需求減少18%或605,000噸,歐盟銅需求減少19%或770,000噸,大洋洲減少36%或67,000噸。
ICSG數據顯示,全球銅礦產量十年內增加18%,由2002年的1360萬噸增加至2011年的1600萬噸:精銅礦產量增加15%,陰極銅(SX-EW)產量增加31%。
陰極銅產量占總產量的比重由2001年的19.5%增加至2011年的21.5%。盡管該段時期內銅礦產能利用率平均約為85.5%,但后幾年產能利用率大大下降。
在2008-2011年期間,受礦石品位下降、勞工糾紛、技術性問題以及產能暫時關閉或削減產量等因素影響,銅礦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為81%,產量平均以每年0.9%的速度上升:前六年平均產出增速為每年2.7%,但十年內平均增速為1.9%。
2002-2012年期間銅礦年產的發生的顯著變化包括中國產量增加721,000噸,智利增加680,000噸,秘魯增加390,000噸,產量增加主要因銅礦擴產以及新礦開始投產。非洲銅生產區復興使得非洲銅礦產量增加780,000噸或150%。
相反,印度尼西亞銅礦運營問題導致其產量較2002年下滑53%或620,000噸。2002年銅產出較小的國家產量上升近500,000噸。
就地區方面而言,非洲銅產量上升150%或780,000噸,拉丁美洲上升21%或1,200,000萬噸,亞洲上升12%或330,000噸,歐洲上升5.5%或84,000噸,北美上升3%或60,000噸,大洋洲上升1%或10,000噸。